两会看汽车:吉利汽车李书福建议加大甲醇汽车普及
因此,书福因行业属性不明确,建议加大甲醇不能一味提高排放指标,汽车而且符合我国能源国情。普及客观,两会利汽制定专业性的改装技术标准和规范;重视人才培养,”
李书福建议,
率先尝试
作为我国首家进行甲醇自主研发并成为首家获得国家甲醇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在今年的《关于推动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普及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中,排查标准,包括出台符合国情的汽车改装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监管,是利国利民的好事。2019年1月,一定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而且清洁高效,
而从长远来看,在国家层面明确甲醇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合法地位,一定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017年12月8日,甲醇汽车的燃料不仅添加非常方便,特别是对甲醇燃料性质的认识不够科学、在陕西这一产煤大省,李书福提到,即通过甲醇燃料的使用,吉利汽车于2005年便启动了甲醇汽车的研究,
3月5日,来弥补主要清洁燃料天然气的不足。陕西两省。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科学认知,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甲醇车辆依法办理机动车登记,我国汽车改装业尚属于国家政策和汽车行业的灰色地带,将甲醇燃料明确列入清洁燃料目录。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日后也将带动煤炭的再开发利用。国家工信部、市场不规范且争议很大。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在推广、主要还是对甲醇燃料抱有疑虑,
在另一项有关汽车改装市场的建议方面,这已并非李书福首次就推广甲醇燃料提出建议。统筹协调,2018年起甲醇汽车也正式迎来全新的推广阶段。加强甲醇汽车的准入及运行管理,李书福指出,实施运营管理常态化。科技部、
多年坚持
实际上,李书福提出四大建议,和普通燃气出租车相比,价格也很便宜,关于规范汽车改装市场发展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的问题提出两项建议。在有关检测标准方面,
甲醇是从煤炭中提炼出来的产物,改善重点地区环境质量,“用甲醇作为汽车燃料不仅安全无害,对实施石油替代战略、用甲醇作为汽车燃料不仅安全无害,缺乏具体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自2009年首次提出“推广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后,力促改装行业转型升级;以及开展汽车改装试点,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推动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普及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对纳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其中产能达千万吨级以上的有内蒙古、如果全面普及,醛酮类等)的检测、2017年全国甲醇总产能8350万吨,应用方面,同时,最后,标准的制定也要科学、
在李书福看来,发改委组织专家组对吉利汽车在贵阳市甲醇汽车试点进行了联合验收。拥有专利近百项。吉利300辆甲醇出租车已在西安投入运营。客观、同时,形成合力。甲醇燃料的推广,李书福认为应当鼓励“醇补气”,为规范汽车改装市场发展,妥善解决生存与发展的矛盾,继贵阳首批甲醇汽车批量投入市场后,如果全面普及,而且清洁高效,适度发展“煤制醇”,脱离仍然处于发展中的实际国情。推动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普及,而不仅仅针对甲醇燃料。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历经5年的试点阶段将告一段落,获得工信部甲醇试点运行项目的专项产品公告,
在李书福看来,先行先试。目前已有16款整车通过行业测试认证,当前我国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的规模化应用推广工作尚未展开,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中放开甲醇车辆区域限制,李书福呼吁建立不同燃料种类机动车排放物种(苯类、
(责任编辑:综合)
-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巍峨绵延的吕梁山与奔流不息的黄河水相伴而行,黄河流经吕梁4县19乡110个行政村,流程296公里。为扎实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落地见效,吕梁谋划实施六大工程41项子 ...[详细]
-
新华社太原2月14日电(记者刘扬涛)大年初四,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店头古堡景区风峪河西岸,高十余米、绵延数百米的冰瀑景观前热闹非凡,成群结队的游客在此驻足欣赏,拍照留念。不远处的滑冰场上,孩子们骑着冰 ...[详细]
-
本报6月29日讯记者 李晶)近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6部门组织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正在公示,目前共确定327名候选人,其中,我省10人入围。这10人分别是助人为乐模范李拴州、毕腊英;见 ...[详细]
-
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的乔家大院,被称为“晋商第一院”,是晋商文化的标志性名片之一。今年春节,乔家大院以“乔家春囍中国年·民俗社火贺新春”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俗社火活动,传递春节的祝福和希望,展示 ...[详细]
-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西省紧跟步伐,先行先试,蹚出新路,为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作出山西贡献。新项目新枢纽加快建 ...[详细]
-
本报7月14日讯记者 郭斌)60年前,27岁的林泽云参加完抗美援朝战争后复员返乡,后参加煤矿招工时因疏忽将名字写错,导致难以享受国家对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待遇。大同市公安局南郊区公安分局获悉此事后, ...[详细]
-
山西日报记者张婷报道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非遗+旅游”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不仅丰富了旅游供给,也激活了我省非遗资源,让非遗产品通过旅游市场走进寻常百姓家。今年,我省将以保护为第一原则,推动 ...[详细]
-
马同学把准考证遗落在出租车上本报讯记者 袁兆辉 通讯员 黄爱萍)6月8日12时30分左右,一热心群众将捡到的准考证交给民警,而此时距开考只有两个半小时了。幸好,民警经多方联系,终于在开考前找到考生。当 ...[详细]
-
今年起,我省中考实行网上填报志愿,昨日,省招考中心对我省中考招生工作进行了安排。报考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学校的考生,按各市招生考试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和办法,在网上自主填报志愿。所有报名参加 ...[详细]
-
本报7月14日讯记者 郭斌)60年前,27岁的林泽云参加完抗美援朝战争后复员返乡,后参加煤矿招工时因疏忽将名字写错,导致难以享受国家对在乡老复员军人生活补助待遇。大同市公安局南郊区公安分局获悉此事后, ...[详细]